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被平均”争议背后:被宏观经济学“加总”研究简化的真相

范志勇、孟星屹
2023-11-13 19:3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知乎上有个帖子:“你被平均了吗?”故事的起因是,2020年4月底,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了一组调查数据,调查对象是来自30个省市的三万余户家庭。报告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平均为317.9万元。而北京和上海的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甚至达到了800万元。这组数据公布后,很多网友纷纷表示难以接受,还有很多网友感叹自己“被平均了”。

这样的统计数据会引发大家的争议,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9年,央视网就刊登了一则新闻,标题是“‘人均收入9732美元’上热搜,我又被平均了吗?”这则新闻的背景是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7月发布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这篇报告中提到,“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众多网友纷纷感慨,自己的个人收入没有达到报告中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拖了平均水平的后腿。

这里我们暂且把相关的数字问题放在学习过相关知识之后,先说说宏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加总”研究方法。细心的读者可能早已发现,宏观经济学中,总是偏好把不同微观个体加总为一个整体,例如家庭部门怎样,企业部门怎样,等等。加总之后,经济学家不再关注具体每个家庭、每个企业的情况,而是把家庭、企业和政府部门抽象成不同的总体,进而研究各部门的整体特征。

宏观经济学的加总研究方法

与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个体分析”方法不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所谓总量分析方法,就是通过个体加总的方式,将同一类个体(比如家庭)的消费需求、劳动供给,甚至收入和财富等变量加总起来。由此构造出一个抽象的研究对象,再对它的行为进行研究。

宏观经济学通常把所有的经济主体加总成三个不同的部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讨论对外经济活动的时候,还会假设存在一个“国外部门”。经过加总之后,家庭部门在给定消费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前提下,决定向企业购买多少消费品和向企业提供多少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和劳动)。企业部门决定购买多少生产要素以及生产多少产品。政府部门则负责制定各种宏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

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三大部门

除了对经济中的个体进行加总之外,宏观经济学还会把同类的交易行为加总成各种市场。一般来说,宏观经济模型中会把各种经济活动加总成三种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金融市场”。产品市场上,各部门交易产品(或服务),供需决定它们的价格和产量。劳动市场的供需决定工资和就业。金融市场中,各部门交易货币和非货币(债券、股票)两种金融资产。给定公众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额,货币资产供需平衡同时也就意味着非货币资产实现供需平衡。在初级和中级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为了简化,通常只考虑货币这一种金融资产,因此金融市场也会退化为货币市场。

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三大市场

事实上,宏观经济学的加总研究方法比单纯“加总”走得更远。加总方法不仅把经济简化成几个经济部门,而且通常还把每个部门内部的成员都假设成相同的个体,即同质性主体(每个主体都相同)。

宏观经济学之所以采取这种加总的研究方法,是考虑到同一部门内部的个体,在决策方式和决策内容上具有相似性。以家庭部门为例,无论是富裕的家庭,还是贫困的家庭,都要决策家庭的消费支出是多少、进行的储蓄是多少、要选择怎样的工作以及工作多长时间等等。而且这些家庭在决策的时候,背后的约束条件也都是类似的。比如,在作上面那些决定的时候,所有家庭都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是多少,物价有多高,企业给自己开出的工资是多少,等等。

加总掩盖的真相

虽然宏观经济学的加总研究方法使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大大简化,但是这种方法会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呢?很显然,这种方法会抹杀或者掩盖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主体间的差异。不同的家庭在很多问题的决策方式上类似,但是由于约束条件的差别,会导致事后结果存在巨大的差异。

比如我们研究这样一个话题:粮食价格上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粮食价格上升对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利呢还是不利呢?

一种最朴素的想法,肯定是农民以生产粮食为职业,粮食价格上涨当然对农民有利了。你是不是也是这么认为的?然而,农业经济学家告诉我们,答案可不一定。关键是你如何定义“农民”。在我国,没有城市户籍的人口都可以被称为农民。即便是在城市务工的农村户口人员也被称为“农民工”。

事实上,我国农村户籍人口中,已经有相当大比例完全或者部分脱离农业生产。通常来说,这些农民会将自己的土地通过各种形式流转出去,然后去城市或者非农企业务工。他们消费的粮食等农产品也是在市场中购买的。所以,对这部分“农民”来说,粮食价格上升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成本,而不是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所以,在讨论粮食价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时,加总的“农民”概念是个可能产生问题的概念。粮食价格上升虽然整体上可能提升全体农民的收入,但事实上,种粮农民的收入可能增加了,而需要购买粮食的农民生活成本却增加了。

个体理性与整体非理性

有时候,即便个体间的差异可以被忽略,加总方法还是会得到一些看起来奇奇怪怪的结果。有一些结论在微观经济理论之下正确,放在宏观经济学中却未必正确,这种现象被称为“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合成谬误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于,某些行为对于单个个体之所以是对的,是因为假定了“其他情况不变”。也就是说,某一个人的行为并不会对其他人的选择产生影响。在微观视角下,这样的假设大体上是正确的。但宏观经济涉及的是所有经济个体,因而不能再假定其他个体的行为不变。加总方法的问题正是在于,它有可能会忽略这种“局部”和“整体”的区别。个体理性的选择导致整体非理性的结果。

“节约悖论”(paradox of thrift)是宏观经济学中合成谬误现象的一个著名案例。假设在经济中,许多家庭和企业担心自己未来可能会遇到经济困难,因而选择减少支出、增加储蓄。如果所有人都这样做,这种大范围削减支出的行为就会导致总需求不足,使经济陷入衰退。因此,家庭和企业的境况可能会比他们不削减支出时变得更糟。

这种出于预防动机而采取的节俭行为,从微观上来看,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但结果却反而对每个人都造成了损害。这个故事的另外一面是:当家庭和企业对未来感到乐观时,他们会增加支出。这进一步扩大了总需求,导致经济活动扩张,每个人的收入状况得到改善。表面上看起来挥霍享乐的行为,反而改善了每个人的境遇。

类似的现象在经济学中还有另一个类似的名称叫做“自我实现的预期”。换句话说,当人们预期某种后果会出现时,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反而可能加速预期后果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错误地运用加总方法,将单个个体的理性行为当作是宏观视角下的最优选择,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悖论。

因此,运用加总方法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时需要特别谨慎,区分哪些情况可以进行加总,哪些情况不适宜加总。对加总方法,宏观经济学家内部也有许多批判和反思。尤其是在加总过程中,假设所有主体相同的做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所以,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引入异质性的主体成为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本身就体现了经济学的本质

读到此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看起来并不那么“完美”。未经加总的复杂真实世界超出了现有理论的研究能力,所以我们选择了加总的方法。但是,加总意味着对真实世界的简化,过度的简化则会造成理论“失真”。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总是在“可研究性”和“真实性”两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与选择。宏观经济学家往往是在不损害基本“真实性”的前提下,选择尽可能简化的研究方法。

在经济学的第一堂课上,老师往往就会告诉学生,经济学是一门讲授关于“选择”的课程。其实我们无时无刻无处不在面临着选择。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选择在实现一些目标的同时,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实际上就已经领会了经济学的精髓。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情况,我们总是想着“既要”“又要”“还要”。然而,根据经济学的思想,这样十全十美的结果通常是难以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即便不是经济领域的专门从业人士,学习一些经济学的思维也会对现实生活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开头的两个例子。平均数可以方便地反映经济总体的发展水平。但与加总方法一样,它可能对现实世界进行了过度的简化,往往掩盖了总量背后的结构性问题。人均国民总收入则在“加总”的路上走得更远。它把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进行了再次加总,从而与我们感受最为直观的“可支配收入”产生了巨大的差异。看到这些极为简化的数字的同时,对它们背后的真实情况保持清醒,正是宏观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应有的追求。

(作者范志勇为中国人民大学崇实书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孟星屹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蔡军剑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