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脑部植入电极近一个月后开机,强迫症小伙焦虑情绪和反复思考频率有改善吗
王振为患者开机调试。本文图片 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摄
这是中国大陆精神专科医院里尝试这种治疗的首个病例,同时也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的首例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手术)病例,标志着该院在难治性强迫症治疗领域又获得了一个新“法宝”。
据小田母亲介绍,小田16岁时在医院被确诊为强迫症,那时的他正好处于初中升高中阶段,原本成绩不错,却一度因为疾病影响到了学业。小田会难以抑制地反复思考一些人生或健康问题,譬如“是否患了某种疾病”“恋爱关系到底需不需要”“两性关系谁付出更多”等,从而感到痛苦,这些反复的思考也让他逐渐变得不开心,甚至出现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一开始确诊后,我们感觉症状并不太严重,带他去看了医生后就一直进行药物治疗。起初药物疗效不错,那时候因为疾病对他的生活也没有带来太大的影响,他也能正常上学、生活。在确诊后,他也努力完成了学业,但成绩并不那么理想,考上了大专,其间也一直在尝试多种药物治疗,也同步进行了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后面慢慢地,药物治疗看不到太多的效果,症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直到去年(2022年)10月开始,他的病情突然严重起来了。”小田母亲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儿子大专毕业后工作了半年,病情加重后,就感觉自己无法再继续上班,强迫症迫使他一直反复思考问题,尽管他也会拿这些问题来与家人探讨,希望寻求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答案,但始终无法解开他内心的矛盾。
2023年春节过后,小田在母亲陪同下前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进一步治疗,当时医生诊断其为极重度强迫症,并于2023年4月将其收治在病房,接受了长达2个月的住院治疗,这也是他第二次接受住院治疗。
参数调控。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强迫症诊治中心负责人王振表示,强迫症是精神科最难治的疾病之一。中国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为2.40%,在现有的最佳药物配合心理治疗的情况下,仍有40%-60%患者反应不佳或无效,成为“难治性强迫症”,小田就是其中一例。
在与小田的交流中,王振了解到,病情加重后,小田每天思考这些问题长达8个小时甚至更久,但这些问题的思考其实对他来说没有太大的价值,“譬如他在思考过去做的一些事情是不是恰当,自己在一些事件中是否受到了伤害,等等,尽管他也知道这些思考意义并不大,但他无法自控,2次住院治疗仍然无法改善他的症状。”
小田的母亲在住院期间,向其他病友和家属打听到了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手术)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有一些不错的疗效,随后决定加入王振牵头开展的这项临床治疗,“参加这项临床研究,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勇气,思考了很久,因为过去的大半年里我一直陪他到处看病、住院,但能看到的效果都很有限,希望尝试下新的治疗。”
DBS植入、刺激神经核团演示。
10月19日,这项DBS手术由华山医院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共同完成。术中,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将电极精准植入小田脑部的伏隔核及内囊前肢双靶点,术后1周,伤口完全愈合,其间无相关不良反应。而开机调试需要等候约一个月。
王振介绍,DBS是一种微创、可调节、可逆、不良反应少的神经调控技术,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异常症状,被认为是治疗难治性重性精神障碍的极富发展前景和想象力的治疗手段。“电极的安全植入和今天的顺利开机,让我们看到了良好开端。与药物治疗相比,DBS起效更快,根据以往经验,术后1个月开机即可初步见效,到2-3个月调整刺激参数后,症状能获得更为明显的好转。”
“DBS技术本身是很成熟的,已经在帕金森疾病的治疗领域开展了20多年,也被证明是安全的,但在精神疾病领域的应用还在探索阶段。即使在国外,目前尽管已经批准DBS用于难治性强迫症治疗,但并没有大范围的临床试验,我们的这一临床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但从前一阶段60例病例的临床注册试验结果来看,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王振进一步表示,这一患者开机只是治疗的开始,后续还要根据评估情况不断调整参数,在开机前患者也需维持之前的药物用量,但随着DBS治疗进展,我们会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降低药量。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敏表示,以往,DBS手术均在综合性医院或脑科医院开展,此次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了中国大陆精神专科医院内进行的第一例精神外科手术,具有里程碑意义,“除了难治性强迫症外,未来,我们还将会在物质成瘾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方面不断探索DBS治疗方式,尝试用神经调控技术,来治疗现有的一些用药物和心理治疗等手段无法起到很好疗效的难治性精神疾病。”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